劉家昌有一首老歌,名為「我找到自己」。年青時覺得這歌名挺奇怪。自己也要去尋找?再看歌詞,原來歌者迷失了,迷失在寂寞痛苦裏。這個失戀的人在埋怨,不知怎樣去「找到自己」。一番掙扎後找到的,卻只是失落的過去。中段的歌詞是這樣的:
我再不要 徬徨癡迷……
我再不要 黯然無依……
歌者不斷地重複他所不要的,卻沒有提到他所要的是什麽。這讓我想起曾經約朋友吃晚飯,問他想吃什麽,他說隨便。於是連續給他幾個提議,卻又一一被否決了。再問他究竟想吃什麽,他說只知道不想吃的那些,但又想不出自己想吃的是什麽。他竟然也迷失了,迷失在食物裏!當時真讓我有取消這約會的衝動,讓他去「食自己」吧!一個成年人,對自己的飲食喜好都不清楚,優柔寡斷,恐怕在感情或其他方面亦是一樣。
記得在接受「戀愛小天后」的電台訪問時,主持之一陳秀慧說,一個成熟的人,是可以很快就知道身邊的情人,是否可以給自己所需要的一切,繼而依托終生。所以「閃婚」不一定是衝動,這一點我和 Henry 都知道。
我也知道,要了解自己,也不容易。所以我常抱著一種觀察的態度來評估自己的一切。你別説,有時候沒到最後關頭,也真不知道自己對某些事情的反應是怎樣的。當然,我不是時時刻刻都這麽有戒備,也會有到事後檢討才了解自己的情況。
哦!原來我是這樣的!